2月28日上午,人工智能学院邀请到浙江大学吴飞教授、南京大学黎铭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刘玉教授,围绕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带来报告分享。百度高校合作部经理周方棣、学院教育教学督导刘东红教授、学院党政领导和校内专业教师六十余人参加交流。会议由学院副院长董伟生教授主持。
学院执行院长侯彪教授致辞。他讲道,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这也就是我们“人工智能立德树人大讲堂”系列活动举办的初衷。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国际科技前沿发展需求,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需要我们每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创新理念,持续优化专业顶层设计,将理想信念的塑造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我校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道路上探索三十余年,得到了众多兄弟高校专家的关心帮助,希望借此活动增强交流学习,共同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添薪助力。
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带来《以知识点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主题报告。他从计算机领域人才培养改革发展历程,讲到人工智能知识点变化和101计划核心课程建设。以《人工智能引论》为例,他分享了“体系化脉络、综合化呈现、实践式锻炼”的知识点结构设计。结合浙江大学的教材、课程和平台建设实践,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吴飞教授为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思路。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黎铭教授介绍了南京大学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建设。他分析了人工智能人才所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目标,和“三三制”本科生培养体系设计。黎铭教授对南京大学特色课程、教材建设和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做法进行分享,为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培养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创始人刘玉教授以《点今日之石,成明日之金》为题,分享了Dian团队的创建初衷和发展历程。结合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典型案例的讲解,她指出了企业实际项目引导下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为了给学生搭建起良好的能力锻炼平台,刘玉教授积极引入真实项目,对项目组进行有效组织管理,保证了团队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也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发挥了非常好的带动作用。
董伟生教授组织与会人员共同结合国家战略发展及社会产业需求,探讨当前提升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及拔尖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百度高校合作部经理周方棣为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提出宝贵建议。
电话:029-81891791 029-81891792
邮箱:jsfz@xidian.edu.cn
邮编:710126
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行政楼118办公室
Copyright © 2013-20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 信息网络技术中心 西安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