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举办第四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11-24点击数:

各学院: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要求,深入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激发课堂教学活力,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学校决定举办第四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引领教师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

引导教师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学,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二、参赛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良好,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近三年无教学事故;

(二)参赛教师应在职在岗,年龄在55周岁以下(196811日以后出生);

(三)近三年主讲过本科课程(授课对象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且有一门课程≥32学时;

(四)已获前几届陕西省大赛一等奖的教师不再报名参赛。

四、组别设置

大赛设三个大组,分别为新工科组(包括理学、工学)、新文科组(包括哲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体育学等)和课程思政组。

五、竞赛流程

(一)院级预赛

1.20221215日之前,各学院参照校级决赛规则完成院级预赛,并对参赛教师进行推荐排序。各学院可报名新工科、新文科、课程思政三个组别至少一组,每组推荐教师不超过3人,每位教师只能报名一组。各学院至少推荐两名教师至学校预赛,其中,至少有一名正高级职称教师。

2.20221215日之前,各学院将院级预赛工作总结(预赛工作总结需含学院选拔过程照片及新闻链接)、校级预赛汇总表(附件1)、报送至学校竞赛办公室,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等上传至竞赛网站(另行通知)。

(二)学校培训

学校竞赛办公室于12月中下旬,对进入校级预赛的老师开展培训,主要包括规范撰写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总结凝练创新成果等。各参赛教师将完善后的申报材料于1230日前报送至学校竞赛办公室。

(三)校级预赛

校级预赛拟于20231月举行,主要以网络评审的方式举行。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根据网络评审成绩确定进入校级决赛名单。

(四)校级决赛

校级决赛拟于20232月下旬举行,决赛分为新工科组、新文科组、课程思政组三个组进行。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专家评委依据选手的汇报进行5分钟的提问交流,满分为100分。校级决赛最终得分由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成绩(占比40%)、教学创新(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占比20%)和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占比40%)三部分组成,评审标准详见附件23

六、材料要求

1.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创新报告)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教学创新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效应。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教学创新(课程思政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目录及原件扫描件样例详见附件4

2.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

课堂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两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具体要求见附件5。与课程教学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

七、奖励办法

(一)校级决赛奖项设置

分别设置个人奖和优秀组织奖。

1.个人奖。根据校级决赛人数设奖,其中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学校将为获奖教师颁发证书。

2.优秀组织奖。根据各学院预赛组织效果和校赛获奖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奖23名。

(二)大赛奖励

大赛结果计入个人教学业绩,作为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审的重要参考。

(三)省赛推荐

根据陕西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要求及分配名额,结合校级决赛结果、省赛分组,择优推荐优秀教师参加省级竞赛。经公示审核后,20233月上旬报省教育厅。

五、相关要求

(一)学校成立大赛办公室(设在本科生院教学发展中心)负责校级决赛工作。学院应成立专门工作组负责院级预赛,专人统筹协调院级预赛,做好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出台鼓励措施,推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预赛,特别是正高级教师、获得过省级二、三等奖的教师,遴选优秀教师参加校级比赛。

(二)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以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为契机,将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优秀方法和典型案例融入到竞赛之中,将课堂创新比赛与巩固线上课程教学成果、建设混合式金课相结合,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挥好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夯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为一线教师搭建思考提炼、展示风采、交流提高的平台,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三)学校学院均应为教师参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并对参赛内容进行把关,尤其要对意识形态和政治性进行把关。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则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联 系 人:陈明

联系电话:81891791

电子邮箱:chenm@xidian.edu.cn

办公地址:南校区行政楼118

 

 

本科生院      

20221121


 

上一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举办第十八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的通知
下一篇:【院系活动】2022年第70期 基于产出导向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联系我们

电话:029-81891791    029-81891792

邮箱:jsfz@xidian.edu.cn

邮编:710126

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行政楼118办公室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3-20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 信息网络技术中心    西安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