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分享 > 正文

教学方法丨高校教学改革中有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1-04-13点击数: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那么,高校教学改革中有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 教学内容要连贯一致

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无论是出现在课本中还是来自教师的讲授,只要内容相互连贯,相互关系明晰,都能够容易地掌握。教师在借助解释、演示等方法进行教学时,需要对所教内容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并精心组织课堂活动,使其清晰连贯,从而引导学生廓清所学知识的架构及其相互联系。

强调课程及教学内容的连贯一致性,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有效学习和应用知识的有益体验。为此目的,教师应该:

· 从学生已知的相关知识出发,导入新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渐进性学习;

· 采用走动、手势、口头表述等技能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努力避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语言或偏离主题,以保持讲授的连续性;

· 通过解释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式,进一步扩展学生学习内容;在教学结束时,及时复习要点,并强调基本概念;

· 提出问题或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转述教材内容,观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 辅之以切实可行的学习活动与评价手段,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能够反映预期教学目标的学习水平。

二. 课堂讨论要精心设计

围绕教学内容组织课堂讨论,以引导学生参与以重要概念为线索的深入讨论分析。

· 课堂讨论问题的形式及其认知水平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加工和思考,认识重要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维,并运用于实践活动。

· (1)验证性提问:适用于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和原有知识的巩固程度(2)发散性提问:能够完成有意义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分析、概括和评价。

· 教师应依据系统构建知识的需要,按序设计课堂问题,并用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及讲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可以强化和交流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 教师应针对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设计问题。有些问题可能会有若干种答案,有些则能进一步引发积极的讨论。针对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设计问题,有利于鼓励全体学生,而不只是个别学生参与。

· 课堂讨论不应仅限于要求学生凭借机械识记迅速地为各种问题提供答案,还应有助于他们保持并且发展已有概念。在一定思考基础上开展的讨论,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观点,教师应鼓励他们进行说明并加以论证,而不是不加辨别地接受。此外,教师还应鼓励他们阐述自己的看法,或对同学的观点进行评论。

三. 教学活动要重视反馈

· 教师和学生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和学的活动,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行为反馈。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可借助移动教学平台,利用AI大数据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行为轨迹进行分析和反馈。速课网教学平台以校内课堂电子化、教学活动云端化为特点,提供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最佳方案。结合AI人工智能大数据,帮助教师实时记录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数据,对学生个性化学情进行分析、评价及反馈,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转载自公众号【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联盟】)

上一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制指南及方法
下一篇:智慧教育时代教师角色的“变”与“不变”
联系我们

电话:029-81891791    029-81891792

邮箱:jsfz@xidian.edu.cn

邮编:710126

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行政楼118办公室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3-20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 信息网络技术中心    西安聚力